当地时间12月15日,2023-2024赛季国际雪橇联合会(FIL)世界杯德国阿尔滕贝格站落下帷幕,在备受瞩目的双人雪橇项目中,德国组合托比亚斯·文德尔和托比亚斯·阿尔特以绝对优势夺冠,延续了东道主在该项目的统治地位,而中国队的年轻组合张昊/李磊表现出色,以第6名的成绩刷新了中国雪橇队在世界杯双人项目中的历史最佳战绩,为中国雪橇运动写下崭新篇章。
德国双雄延续主场神话
阿尔滕贝格赛道素有“雪橇魔鬼赛道”之称,其高难度的弯道设计和极快的滑行速度对选手的技术和心理素质提出严峻考验,主场作战的德国选手显然对这条赛道了如指掌,卫冕冠军文德尔/阿尔特在首轮滑行中便以55秒321的成绩确立领先优势,次轮更是跑出55秒198的全场最快单圈,最终以总成绩1分50秒519毫无悬念地摘得金牌。
他们的队友托尼·埃格特/萨沙·贝内肯同样表现稳健,两轮滑行均稳定在55秒5以内,最终以1分51秒042的成绩获得银牌,奥地利组合托马斯·斯图伊/洛伦茨·科勒尔则以0.3秒之差屈居季军,赛后,文德尔表示:“阿尔滕贝格的观众给了我们巨大的能量,这条赛道就像我们的老朋友,每一次滑行都能感受到它的心跳。”
中国队突破历史,年轻组合闪耀世界杯
本届世界杯,中国雪橇队派出了由张昊和李磊组成的双人组合参赛,尽管两人搭档时间不足两年,但在此前的北美杯和欧洲杯赛事中已展现出惊人的进步速度,本站比赛,他们在首轮滑行中以56秒021排名第8,次轮更是顶住压力跑出55秒887,总成绩1分51秒908最终位列第6,超越了2021年世界杯因斯布鲁克站第7名的队史纪录。
“我们赛前目标是进入前十,但能拿到第6名真的超出了预期,”张昊在赛后采访中难掩兴奋,教练组负责人马克·普雷斯顿(曾执教英国雪橇队)评价道:“他们的滑行节奏和弯道控制有了质的飞跃开云品牌,尤其是在次轮面对高压时的冷静表现,完全不像是一对年轻组合。”
女子单人项目:盖森贝格尔强势卫冕
在女子单人雪橇项目中,德国名将娜塔莉·盖森贝格尔延续了本赛季的统治级表现,尽管在首轮滑行中因一次轻微擦碰暂列第二,但她次轮以近乎完美的53秒876反超队友安娜·贝雷特尔,以总成绩1分48秒102实现逆转夺冠,贝雷特尔和意大利选手安德烈亚·奥特分获二、三名。
盖森贝格尔赛后坦言:“阿尔滕贝格从来不会让你轻松获胜,但我享受这种挑战。”这位三届冬奥会金牌得主目前已在本赛季世界杯斩获三连冠,被视为2026米兰冬奥会的最大热门。
男子单人:路德维希爆冷登顶
男子单人项目的竞争则充满戏剧性,奥地利选手沃尔夫冈·金德尔在首轮滑行中以51秒234领先,但次轮因一次过弯失误仅排名第5,最终总成绩跌至季军,德国选手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凭借两轮稳定发挥(51秒312/51秒198)以0.04秒的微弱优势险胜俄罗斯选手谢苗·帕夫利琴科,职业生涯首次在阿尔滕贝格站夺冠。
赛道背后的科技与安全革新
本站比赛也是FIL新规实施后的首场世界杯,为降低选手受伤风险,赛事引入了更先进的赛道监测系统,通过实时传感器追踪雪橇姿态和滑行轨迹,国际雪橇联合会技术总监弗兰克·乌尔里希表示:“这套系统能帮助裁判更精准地判断违规行为,同时也为运动员提供训练数据支持。”
中国队使用的碳纤维雪橇首次采用国产自主研发的涂层技术,据称可减少5%的空气阻力,张昊透露:“新装备在弯道中的抓地力明显提升,这对阿尔滕贝格这样的高速赛道至关重要。”
展望未来:中国雪橇瞄准米兰
随着世界杯分站赛程过半,中国雪橇队的表现已引发国际关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颖川表示:“双人项目的突破证明我们选材和训练方向是正确的,下一步将加大对起跑技术的专项训练。”据悉,中国队计划明年1月赴挪威利勒哈默尔进行为期六周的冰上特训,为2025年上海世界杯和2026米兰冬奥会蓄力。
国际雪橇联合会主席埃纳斯·弗格力斯则对亚洲雪橇运动的发展充满期待:“中国队的进步令人惊喜,他们正在改变这项运动的传统格局。”